人物简介
冯寒野,男,19岁。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2013年高考总分693。
分数与志愿
语文118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5分
理综285分
高考志愿:北大、清华或港大
专业志向:经济、法律、哲学
人物经历
一年三次
角逐北京大学失败
今年不是冯寒野的第一次高考。2012年,18岁的冯寒野上应届高三,一年三次角逐北京大学都宣告失败。.
2012年,冯寒野参加全国数学奥赛获得全国一等奖,获保送资格。为上北京大学,冯寒野报名参加了北大的保送生考试。但一场考试下来,自我感觉不错的冯寒野失败了。
接下来,他努力地准备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争取考过自主招生考试,还有获得20分加分的机会。”这次,幸运女神依然没有眷顾他。
或许是保送和自主招生考试的失败,信心受挫,或许是太多精力花在自主招生考试上,忽略了正常备考,在全国统一高考中发挥不佳,冯寒野只考了642分。
看到这个分数,跟预期相差得太远,志向远大的小冯伤心欲绝,坚决不填报任何高考志愿。
一句话
说服父母支持复读
冯寒野一心想复读,但父母并不支持。父亲冯渝龙说:“我们认为,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不必在意这一站的得失。”
“另外,我们当时还是很担心,2013年重庆将实行新高考,教材内容和考试形式都会有较大的变化,复读风险很大。”冯渝龙说,为了儿子的前途考虑,他们悄悄瞒着在志愿表上填了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没想到,冯寒野仍然坚持复读,还跟父母发生强烈冲突。
“最后,儿子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冯渝龙说,儿子的这句话后来一直印在他的心头:“高三这一步,我没有踩稳,希望你们能让我有机会回踩一次,这次踩稳了,以后的人生每一步会踩得更踏实。”
网球王子纳达尔是冯寒野的青春偶像。这名神奇的网球运动员在一次又一次受伤后,在众多人士不看好的情况,凭借意志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再次成为球场上的胜利者,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坚守“高四”,永不放弃,冯寒野做到了。昨天中午,正从成都赶回重庆的路上,他接到父亲的祝贺电话:“693分,第一名,你成功了!”
一个选择
金牌小记者选理科
“小时候,他一直想当一名记者。”父亲冯渝龙昨天告诉记者,儿子除排球外,就喜欢舞文弄墨。
“在他三四岁时,我们就注意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冯渝龙说,其他孩子都在学钢琴、小提琴,寒野只选了“语言艺术”,“他对说话和演讲还有点兴趣”。
上小学二三年级,寒野是《少年先锋报》的一名记者。“他那时就喜欢写东西,写一些豆腐块的小文章发表在报纸上,兴趣就更大了。”冯渝龙说,他还曾得到报社颁发的“金牌小记者”奖章。
初中时,是校广播电台的记者兼播音员,上高一时,冯寒野成为南开中学新闻社的社长……
高二分科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冯寒野会选择文科,他居然选了理科。“可能是更喜欢理科班激烈的竞争,未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吧!”冯寒野已经说不清当初选理科的原因。
不过,他的志向已不是当一名记者,“首选会是经济类专业”。
生活谈论
谈情感
高考前不向女生表白
“我心目中的理想女孩,应该是能跟我一起奋斗、一起进步。在上高中时,我也曾对班上一个女同学有过懵懂的情愫,但我控制住了自己,在高考之前都不会去向她挑明。”
“我没有谈过恋爱,我认为父母不要强烈的反对中学生初恋,很多同学在相互爱慕中会成为互相鼓励。”
谈友情
好朋友不必常在身边
“好朋友不常在身边,却是永远能鼓励你和给你支持的人。我复读时,很多上大学的老同学还经常给我发信息,在QQ和微博上鼓励我,到过节的时候还能收到很多明信片。有位在武汉上大学的同学,一连寄了两次明信片给我,上面的话语让我受鼓励。”
谈学习
靠日积月累不能偷懒
“我没有发现自己有多大的学习天赋,就是靠平时多积累,例如天天要背英语单词不能偷懒,语文的那些名篇名句,只要老师要求了,就认真背。像这次高考中,碰上那道名句填空题,不少同学当场傻眼,而我全部都能填得上。”
“英语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非常拖分,平时阅读量一定要跟上,高一高二,多看看英语杂志或书籍,高三,也要坚持每天在复习题里去找英语短文来读。”
谈父母
学习上的事不多问
“我上高中就一直住宿舍,最初是六人一间,后来不断有同学在外面租房子单独住,父母跟来陪读。最终只剩下两三个人了。”
“集体宿舍没有套房舒适,也噪杂,但我喜欢这样的环境,更有规律的学生生活。很庆幸,父母很支持我的想法,只是每个周末来学校看我一次,给我买点水果,对学习上的事也不多问。很爱他们,留给我这么多自己的空间。”
谈老师
让我轻松地去耍
“复读的生活压力山大,我碰到了最好的老师。他们总是用适当的方式点燃我奋斗的激情,我碰到什么问题都去找他们交流。上学期寒假,我感觉物理成绩老是提不高,去徐炳老师请求指点。结果他只说了一句话"各自去耍,放轻松地耍,回来一定能提高"。果然,知我者莫如师,心态放松了,不用加夜车,成绩照样能上去。”
谈名次
真想第二名比我多几分
“我最想的还是做第二名吧,真想第二名比我多几分!谁是第一名并不重要。因为所有分数排名靠前的同学,大家的成绩都是差不多的,谁成为高考的第一名只是因为他的运气比较好一点而已。状元没什么了不起,以后人生的路还长着呢,不要它给我带来太多的压力就好。”
相关报道
去年三次角逐北京大学失败“排球王子”复制纳达尔奇迹
心态 复读一年心更平静
冯寒野出现在南开中学行政楼二楼会议室时,已是下午3点过。
“现在的心情很平静,就像"高四"一整年一样,心情一直很平静。”围着会议桌坐定后,略显腼腆的冯寒野,将双手放在桌上,手指自然地交叉扣拢。他的普通话很标准,但声音不大,也没有明显的抑扬顿挫,正如他自述的一样,平静。
高四,是他给复读下的一个定义。其实,去年总分640多,已经被上海财经大学录取,但他毅然选择复读。因为他对自己应届高三那一年的表现不够满意,高一、高二成绩一直拔尖的他,高三时心态比较急躁,情绪容易波动。经过复读,他解决了心态问题,能一直保持平稳。
说起冯寒野的冷静、沉着,班主任兼物理老师徐炳印象深刻:今年高考数学考完后,由于难度偏大,当晚自习时班上很多同学都哭了,但冯寒野仍专心致志地看书复习,为第二天将要进行的理综作准备,丝毫不受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