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加入了外国国籍,就不能再保留中国国籍,这是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然而,加入外国国籍又未注销中国国籍的实际上的“双重国籍”在我国已不是个例。
“双重国籍”的出现有哪些原因?带来了哪些管理难题?如何才能有效消除?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的部分常委会委员,26日在分组审议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时就此发表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有较大数量的留学人员和以其他方式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在取得外国国籍后,并不报告,拥有的中国居民身份证还保留着,户口也没有注销。”陈宜瑜委员说。
陈宜瑜认为,根据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规定,上述这类人从国籍上说应该算是外国人,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回国时继续使用中国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甚至还更换了二代身份证,出现难于依法管理的情况。希望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
除了“双重国籍”人员自身的因素,金硕仁委员还指出出现“双重国籍”的另一种情形
“我国公民在境外加入外国国籍后,到我驻外使领馆申请退出中国国籍。但由于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公安机关未能及时注销已加入外国国籍人员的在中国的国籍信息,此类人员继续保留着国内户籍。”
“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是无效户籍,但在我国户籍管理机关继续显示为有效户籍,人为造成‘双重国籍’。”金硕仁委员说,这不仅与我国国籍法相悖,也给公安机关外国人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在办理涉外行政、民事、刑事案件等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麻烦。
由此,金硕仁委员建议,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入境管理和我公民在境外加入外国国籍信息平台,实现有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
形成原因
形成原因:出入境信息平台各自为政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柏林说,有些常委委员提出,目前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由公安、外交等各部门分别建立,但从发展趋势看,应当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入境管理信息平台,以有利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就此,草案已作出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
移民法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国福说,此前媒体曾屡次曝光双重国籍现象,"形成双重国籍,一个原因就在于出入境信息平台各自为政,没有实现共享。因此,整合各部门平台后,有利于打击双重国籍"。
政协委员直言"双重国籍"成潜规则每年每月每天不断产生
在今年的两会农工界委员的小组讨论中,农工党中央常委、华东师范大学博导叶建农委员抛出了对"双重国籍"现象没人管的质疑,他直言这种现象目前处于"潜规则"之下。同组的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牛立文委员对此观点表达了赞同,"你讲的这事情,太多了,潜规则怎么操作的没人知道。"叶委员说,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悄悄地,出国不用注销户口了,回国来,一手一个护照,两边都沾光,"这是事实上的双重国籍,每年每月每天都在不断产生这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