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拉丁纲名 Phycomycetes
中文纲名 藻状菌纲
拉丁目名 Peronosporales
中文目名 霜霉目
拉丁科名 Peronosporaceae
中文科名 霜霉科
拉丁名 Peronospora meliloti
中文名 草木犀霜霉
定名人 Syd.
参考文献 Peronosporaceae
形态特征
叶面病斑不规则形,黄褐色,叶背霉层初白色,后变灰紫色。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枝或多枝,无色, 112- 462μm×5-12μm,平均271μm×8.5μm,主轴占全长 1/2,基部不膨大,上部二叉锐角分枝4-7次,直或弯曲,末枝直,长2.8-16.7μm。孢子囊椭圆形,卵形,近球形,无乳突,浅黄色, 19-32μm×16-26μm,平均24.8μm×20.0μ m,长宽比值为1.24。卵孢子未见。
分布
中国分布:
黄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 (L.) Desr.: 陕西城固(HMNAU-DM-274)。
据杨海(1985),此菌寄生于黄香草木犀亦有分布在新疆阿克苏。另据戴芳澜(1979),刘惕若和白金铠(1982),陶家凤(1985),杨海(1985),李有志( 1987)等报道,此菌在我国尚有以下寄主及其分布:
(1)白花草木犀Melilotus albus Desr.: 新疆(杨)。
(2)印度草木犀Melilotus indicus (L.) All.: 四川成都(戴);陕西神木(李)。
(3)草木犀Melilotus suaveoIen;Ledeb.: 黑龙江密山(刘、白);四川二郎山(陶)。
(4)草木犀属Melilotus sp.: 新疆(戴);陕西武功(李)。
世界分布:
土库曼斯坦、中国、巴基斯坦、乌克兰、立陶宛、印度、加拿大、吉尔吉斯斯坦、伊朗、匈牙利、阿塞拜疆、芬兰、拉脱维亚、罗马尼亚、法国、南斯拉夫、捷克、美国、哈萨克斯坦、爱沙尼亚、俄罗斯、奥地利、瑞士、瑞典、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