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石字部】 磷;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836第29(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力珍切【集韻】【正韻】離珍切,𠀤音鄰。同粼。水在石閒。【司馬相如·上林賦】磷磷爛爛。【註】玉石符采映耀也。 又【集韻】力耕切,音玲。砰磷,峻貌。【司馬相如·大人賦】徑入雷室之砰磷鬱律。 又【集韻】里忍切,音亃。石貌。 又良刃切,音吝。薄石也。【論語】磨而不磷。 又【玉篇】雲母之別名。 又【增韻】石礫也。

化学元素解释:

概述

磷,原子序数15,原子量30.973762,元素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发光物”。1669年德国科学家布兰德从尿中制得。磷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118%。自然界中含磷的矿物有磷酸钙、磷辉石等,磷还存在于细胞、蛋白质、骨骼中。天然的磷有一种稳定同位素:磷31。

磷有白磷、红磷、黑磷三种同素异构体。白磷又叫黄磷为白

色至黄色蜡性固体,熔点44.1°C,沸点280°C,密度1.82克/厘米³。白磷活性很高,必须储存在水里,人吸入0.1克白磷就会中毒死亡。白磷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260°C或在光照下就会转变成红磷,而红磷在加热到416°C变成蒸汽之后冷凝就会变成白磷。红磷无毒,加热到240°C以上才着火。在高压下,白磷可转变为黑磷,它具有层状网络结构,能导电,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中最稳定的。

性质

元素名称:磷

原子序数:15 ,

第二周期,第15族(VA 氮族)

元素符号:P

元素原子量:30.97

晶体结构:晶胞为简单立方晶胞。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17.0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7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0.0015

地壳中含量:(ppm):1000

氧化态:Main P+5

Other P-3, P-2, P0, P+2, P+3

化学键能: (kJ /mol)

P-H 328

P-O 407

P=O 560

P-F 490

P-Cl 319

P-P 209

热导率: W/(m?K):(white) 0.236

晶胞参数:

a = 1145 pm

b = 550.3 pm

c = 1126.1 pm

α = 71.840°

β = 90.370°

γ = 71.560°

电离能 (kJ/ mol)

M - M+ 1011.7

M+ - M2+ 1903.2

M2+ - M3+ 2912

M3+ - M4+ 4956

M4+ - M5+ 6273

M5+ - M6+ 21268

M6+ - M7+ 25397

M7+ - M8+ 29854

M8+ - M9+ 35867

M9+ - M10+ 40958

磷的同位素:已发现的共有13种,包括从磷27到磷39,其中只有磷31最为稳定,其它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磷的同素异形体:黑磷(紫磷、金属磷),白磷,红磷(赤磷),元素类型:非金属。

发现过程

1669年,德国的布兰特,从人尿蒸馏和干馏后的物质中制得白磷。他是一个相信炼金术的人,由于他曾听传说从尿里可以制得“金属之王”黄金,于是抱着图谋发财的目的,便用尿作了大量实验。1669年,他在一次实验中,将砂、木炭、石灰等和尿混合,加热蒸馏,虽没有得到黄金,而竟意外地得到一种十分美丽的物质,它色白质软,能在黑暗的地方放出闪烁的亮光,于是波兰特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冷光”,这就是今日称之为白磷的物质。波兰特对制磷之法,起初极守秘密,不过,他发现这种新物质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德国。

磷 - 元素描述

单质磷有几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白磷或黄磷是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结晶固体。密度1.82克/厘米3。熔点44.1℃,沸点280℃,着火点是40℃。放于暗处有磷光发出。有恶臭。剧毒。白磷几乎不溶于水,易溶解与二硫化碳溶剂中.在高压下加热会变为黑磷,其密度2.70克/厘米3,略显金属性。电离能为10.486电子伏特。不溶于普通溶剂中。白磷经放置或在400℃密闭加热数小时可转化为红磷。红磷是红棕色粉末,无毒,密度2.34克/厘米3,熔点59℃,沸点200℃,着火点240℃。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磷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是生命体的重要元素。存在于细胞、蛋白质、骨骼和牙齿中。在含磷化合物中,磷原子通过氧原子而和别的原子或基团相联结。

元素来源

单质磷是由磷酸钙、石英砂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电弧炉中熔烧而制得。

元素用途:白磷用于制造磷酸、燃烧弹和烟雾弹。红磷用于制造农药和安全火柴。

元素辅助资料:

西方化学史的研究者们几乎一致认为,磷是在1669年首先由德国汉堡一位叫汉林?布朗德的人发现的。他是怎么样取得磷的呢?一般只是说他是通过强热蒸发尿取得。他在蒸发尿的过程中,偶然地在曲颈瓶的接受器中发现到一种特殊的白色固体,在黑暗中不断发光,称它为kalte feuer(德文,冷火)。

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因而它最初从人和动物的尿以及骨骼中取得。这和古代人们从矿物中取得的那些金属元素不同,它是第一个从有机体中取得的元素。最初发现时取得的是白磷,是白色半透明晶体,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此在暗处发光。当白磷在空气中氧化到表面积聚的能量使温度达到40℃时,便达到磷的燃点而自燃。所以白磷曾在19世纪早期被用于火柴的制作中,但由于当时白磷的产量很少而且白磷有剧毒,使用白磷制成的火柴极易着火,效果倒是很好,可是不安全,所以很快就不再使用白磷制造火柴。到1845年,奥地利化学家施勒特尔发现了红磷,确定白磷和红磷是同素异形体。由于红磷无毒,在240℃左右着火,受热后能转变成白磷而燃烧,于是红磷成为制造火柴的原料,一直沿用至今。

是拉瓦锡首先把磷列入化学元素的行列。他燃烧了磷和其他物质,确定了空气的组成成分。磷的发现促进了人们对空气的认识。磷的拉丁名称phosphorum有希腊文phos(光)和phero(携带)组成,也就是“发光物”的意思,元素符号是P。另外,我们常说的的“鬼火”是P2H4气体在空气中自动燃烧的现象。

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磷为骨和牙齿的形成及维持所必需,例如在骨的形成过程中2g钙需要1g磷。

2、参与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是以磷酰化化合物的形式被小肠黏膜吸收;磷酸化合物乳三磷酸腺苷(ATP)等是代谢过程中作为储存、转移、释放能量的物质。

3、构成生命物质成分,磷是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

糖核酸(DNA)的组成成分、磷脂为构成所有细胞膜所必需的成分,并参与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4、酶的重要成分,磷是体内很多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如焦磷酸硫胺素、辅酶I和辅酶II等。

5、调节酸碱平衡,磷酸盐可与氢离子结合为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并从尿中排出,从而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

磷的缺乏与过量:

几乎所有的食物均含有磷,所以缺磷较少见。临床所见磷缺乏的病人多为长期使用大量抗酸药或禁食者。过量的磷酸盐可引起低血钙症,导致神经兴奋性增强,手足抽搐和惊厥。

磷的食物来源:

磷在食物中分布广泛,瘦肉、禽、蛋、鱼、坚果、海带、紫菜、豆类等均是磷的良好来源。谷类食物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形式存在,其与钙结合不易吸收。

相关内容

  • 2022电视剧《星汉灿烂》台词语录摘抄大全
  • 运动跑步发朋友圈的句子简短有趣 运动跑步发朋友圈的句子简短100句
  • 名侦探柯南经典台词 名侦探柯南经典语录大全
  • 鲁迅先生写给青年人的话 鲁迅先生写给青年人寄语名言
  • 适合减肥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100句 适合减肥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搞笑
  • 七月再见八月你好文案模板 七月再见八月你好文案大全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是几本院校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是一本吗
  • 山东大学属于几本大学 山东大学属于一本吗
  • 呼伦贝尔学院是几本大学 呼伦贝尔学院是一本大学还是二本大学
  • 呼市民族大学是几本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二本吗

分类导航

  • 古诗大全
  • 名诗名句
  • 文言文
  • 古文典籍
  • 诗人
  • 诗歌
  • 经部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游戏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抒情
  • 四季
  • 山水
  • 天气
  • 人物
  • 人生
  • 生活
  • 节日
  • 动物
  • 植物
  • 食物
  • 牡丹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菜根谭
  • 课外文言文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三国
  • 隋朝
  • 秦朝
  • 汉朝
  • 南北朝
  • 近现代
  • 欧阳修
  • 爱情诗歌
  • 古词风韵
  • 现代诗歌
  • 散文诗
  • 藏头诗
  • 爱国诗歌
  • 格律诗
  • 赞美诗歌
  • 伤感诗歌
  • 节日诗歌
  • 外国诗歌
  • 儿童诗
  • 原创诗歌
  • 易类
  • 书类
  • 诗类
  • 礼类
  • 春秋类
  • 孝经类
  • 五经总义类
  • 四书类
  • 乐类
  • 小学类
  • 正史类
  • 编年类
  • 纪事本末类
  • 杂史类
  • 别史类
  • 诏令奏议类
  • 传记类
  • 史钞类
  • 载记类
  • 时令类
  • 地理类
  • 职官类
  • 政书类
  • 目录类
  • 史评类
  • 儒家类
  • 兵家类
  • 法家类
  • 农家类
  • 医家类
  • 天文算法类
  • 术数类
  • 艺术类
  • 谱录类
  • 杂家类
  • 类书类
  • 小说家类
  • 释家类
  • 道家类
  • 楚辞类
  • 别集类
  • 总集类
  • 诗文评类
  • 词曲类
  • 动作射击
  • 赛车竞速
  • 卡牌对战
  • 社交聊天
  • 拍照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