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骆宾王
骆宾王(619─约687)字务光,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唐高宗、武后时期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七岁因作《咏鹅》诗而有“神童”之誉。近而立之年始得入仕,先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官,又以奉礼郎从军边塞,历官武功、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不久因罪下狱(678年)一年多,获释后贬为临海县(今浙江天台)丞,心情郁闷,遂辞弃。
睿宗光宅元年(684),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事,并作《讨武氏檄》。徐兵败,骆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跳水逃跑,或说为僧。 [1]
作品
骆宾王作诗擅长歌行体,《帝京篇》(五七言杂用)是其代表作,与卢照邻《长安古意》齐名。有《骆宾王集》。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清人陈熙晋所著《骆临海集笺注》,收各体诗一百多首,文三十余篇。
评价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来受到人们的赞誉。他一生著作颇丰,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一个政治上很有抱负却长期怀才不遇的小官吏。 概览版 >义乌人 >名人传 >唐">[2]
纪念
【骆宾王公园】
唐骆宾王墓
这是一个以纪念唐代义乌籍著名诗人骆宾王为内容的历史文化公园。公园建在城中中路,相传骆宾王七岁时咏鹅的骆家塘一带。公园入口处建有仿唐牌坊照壁。整座公园以骆宾王的生活经历为素材,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由劲节虚怀、咏鹅、风潇水寒、白云精舍和云林幽居等6个景区组成。它展现了这位杰出诗人才华横溢、品质高洁、仕途坎坷、命运壮烈的一生。
【唐骆宾王墓】
狼山东南角,有一座三门的石牌坊,其北十余步,正对着坊门的有三座坟墓,它们在离地数米高的山坡上,没有封土,唯有绿草如茵覆盖着;三块不显眼的石碑嵌在石砌的短墙上,刻着墓主的姓名,居中一块刻的是“唐骆宾王墓”。 墓前石坊上的一幅对联:“笔传青史,一檄千秋著;碑掘黄泥,五山片壤栖”,给他高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