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犹闪烁。谓说话吞吞吐吐。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书》:“ 扬子云 闪缩譎怪,欲説不説,不説又説,此最下者,其心术亦略可知。”
(2).躲躲闪闪。粤剧《搜书院》第三幕:“奇怪!方才此人,神色不安,行藏闪缩,看来事有跷蹊。”
(3).指心神不定。 梁斌 《红旗谱》五三:“蝉在树上叫得烦躁,他的心上闪缩不安。”
成语(Idiom):闪缩
发音(Pronunciation):shǎn suō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怯懦、胆小。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闪缩指的是人的心胆怯懦、畏缩不前的状态。形容一个人胆小怯懦,缺乏勇气和决心,不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挑战或危险时显得胆小怯懦,不敢积极行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闪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魏策一·春申君》一书中。故事讲述了春申君向魏文侯推荐魏国的将领乐羊子,但乐羊子在面对敌军时胆怯害怕,不敢前进。于是,春申君说:“乐羊子不过是闪缩之辈。”从此,闪缩成为了形容胆小怯懦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闪缩”的结构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其中“闪”表示畏缩、躲避,而“缩”表示退缩、收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对困难时总是闪缩不前,缺乏勇气。
2. 面对挑战,他显得有些闪缩,不敢积极应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闪缩”联想为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突然躲闪、退缩的形象,从而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者观看电影、电视剧等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当老师提问时,他闪缩在座位上,不敢回答问题。
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他感到闪缩,不敢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3. 高中生:在面试时,她显得有些闪缩,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挑战,他没有闪缩,勇敢地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