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公蛎蛇(陶弘景)。来源
为游蛇科动物水蛇的肉。原形态
全长25~7O厘米。尾短。鼻间鳞1片。额鳞1片,上唇鳞7~8片,第4片入眼;眼前鳞1片;眼后鳞2片;颞颥鳞1+2。体鳞光滑,21(23)行。腹鳞128~154片。肛鳞二分。尾下鳞35~52对。体背面呈橄榄色,或青灰色,纵列有多数小黑点。头后至颈部背面中线有黑纵线一条。体鳞最外侧1行带黑色,第2、3行为白色或橙黄色。腹面黄色,其前后缘均有暗灰色的斑点。尾腹侧中央有一条青黄色的纵纹。本动物的皮(水蛇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生活于水田、池、沟等地。捕食鱼类。有轻微毒性。分布广东、广西、湖北、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台湾等地。性味
《纲目》:甘咸,寒,无毒。功能主治
①《纲目》:治消渴,烦热,毒痢。②《本草求原》: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