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
博茨瓦纳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Botswana)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中间横贯一道黑色宽条,上下为两个淡蓝色的横长方形,黑色与淡蓝色之间是两道白色细条。黑色代表博茨瓦纳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黑人;白色代表白人等人口中的少数部分;蓝色象征蓝天和水。国旗的寓意是在非洲的蓝天下,黑人和白人团结、生活在一起。
国徽
中间为盾徽。盾面上有三组图案:中部为淡蓝色、白色相间的波纹;下方的牛头象征该国传统的饲养业,表明国家的经济特点;上方有三个齿轮,象征农村地区与正在振兴的工业之间的合作。盾徽左侧是一根象牙;右侧是一株黍米,象征该国的农业。两只非洲斑马支扶着盾徽,象牙和斑马象征国家的动物群。斑马的花纹黑白相间、合为一体,象征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和睦。底端的绶带上用当地文写着“雨露”,表示人民希望风调雨顺。独立日
9月30日(1966年)国庆日
9月30日(1966年)国家政要
总统卡马·伊恩(Seretse Khama Ian Khama),2008年4月起接替退休的莫哈埃任博茨瓦纳总统。2009年10月18日,博茨瓦纳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执政的博茨瓦纳民主党赢得了该国独立以来的第10次全国大选。伊恩·卡马将获连任,任期5年。自然地理
面积58.173万平方公里。非洲南部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地处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里沙漠,西北部为奥卡万戈三角州沼泽地,东南部和弗朗西斯敦周围是丘陵。大部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人口
180万(2006年)。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人口的90%)。全国有8个主要部族: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塔瓦纳、卡特拉、莱特、罗龙和特罗夸。恩瓦托族最大,约占人口的40%。欧洲人和亚洲人约1万人。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茨瓦纳语和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农村地区部分居民信奉传统宗教。首都
哈博罗内(Gaborone),人口约18. 6万(2001年)。年均最高气温为28.3℃,年均最低气温为12.9℃,年均气温20.7℃。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西北、乔贝、中部、东北、杭济、卡拉哈迪、南部、东南、昆嫩、卡特伦。简史
独立前称贝专纳。茨瓦纳人于公元13~14世纪由北方迁居于此。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贝专纳保护地”。1966年9月30日宣告独立,改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由博茨瓦纳民主党执政,卡马任总统。1980年7月,卡马病逝,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1984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连总统。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4月1日,莫哈埃接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