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气体,可压缩成具有醚臭和甜味的无色液体。有麻醉作用。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1.74
熔点(oC):-97.7
沸点(oC,5.2kPa):-23.73
折射率(n20D) : 1.3389
黏度(mPa·s):0.244
燃点(oC):632
蒸发热(b.p,)(kJ/mol):428.75
溶化热(kJ/mol):129.8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四氯化碳,与氯仿、乙醚和冰醋酸混溶。
临界温度(oC):143.11
临界压力(MPa):6.697
临界密度(g·cm-3):0.363
临界体积(cm3·mol-1):139
临界压缩因子:0.269
偏心因子:0.153
相对密度(20℃,4℃):0.91975
Lennard-Jones参数(A):4.6296
ennard-Jones参数(K):228.08
数(J·cm-3)0.5:16.654
der Waals面积(cm2·mol-1):3.920×109
der Waals体积(cm3·mol-1):25.290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82.0
气相标准熵(J·mol-1·K-1) :234.30
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58.4
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40.73
闪点<0oC
相对密度d204: 0.915
作用与用途
1.由于氯甲烷具有香气,作用缓慢(迟效性),刺激和麻醉作用都较弱,即使到了危险浓度,中毒者仍感觉不到,因此慢性中毒的情况较多。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80mg/m3。长时间吸入少量蒸气会发生慢性或亚急性中毒,从眩晕、酒醉样症状进而引起食欲不振、嗜睡、行走不
便、行动失灵等,还可能出现视觉障碍。大量吸入会损害心肌。与液体氯甲烷接触,可致冻伤。症状严重时,则呈现痉挛、昏睡而致死。中毒后应立即离开现场,急救治疗。
2.存在于烟气中。
性质与稳定性
1.重要的甲基化剂,用于生产甲基纤维素、氢醌二甲醚、甲硫醇、甲胂酸盐等。也用于制取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三甲基丁烷及甲基氯硅烷、四甲基铅。还可用作制冷剂,发泡剂,橡胶、树脂、有机化合物的溶剂。医药上用作局部麻醉剂。
2.主要用作制冷剂和制备有机硅聚合物的原料,也是良好的溶剂和甲基化剂。
3.在医药上用作麻醉剂。
合成方法
【制法】
贮存方法
经加压液化后在500kg或1000kg钢瓶或槽车中贮运。装料量为300kg或500kg,禁止超装。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8.1%~17.2%(体积),处理、贮运均应通风良好,避免曝晒,保持在40℃以下。按有毒物品规定贮运。
毒理学数据
吸入-大鼠LC50:5300 毫克/立方米/4小时; 口服-大鼠LD50:1800 毫克/公斤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1.53
2、 摩尔体积(m3/mol):56.4
3、 等张比容(90.2K):110.3
4、 表面张力(dyne/cm):14.6
5、 极化率(10-24cm3):4.57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063 2.1
危险品标志: 很易燃有害
安全标识:S9 S16 S33
危险标识:R12 R40 R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