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沸点(oC,101.3kPa):96.9
熔点(oC):-52.7
密度(g/mL,20oC):2.4956
密度(g/mL,25oC):2.4831
蒸汽相对密度(g/mL,空气=1):6.05
相对蒸发速度(乙醚=1):7
折射率(n20oC):1.5419
折射率(n25oC):1.5389
黏度(mPa·s,20oC):10.2
蒸发热(KJ/kg,b.p.):36.46
比热容(KJ/(kg·K),20oC):0.66
热导率(W/(m·K),20oC):0.1026
临界温度(oC):310
临界压力(MPa):7.159
蒸气压(kPa,20oC):4.63
溶解性:微溶于水,2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135%。溶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及丁酮。
相对密度(20℃,4℃):1.4970
相对密度(25℃,4℃):1.4842
偏心因子:0.210
溶度参数(J·cm-3)0.5:22.344
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5.530×109
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39.430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05.1
气相标准熵(J·mol-1·K-1) :293.39
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54.55
作用与用途
1.毒性与二氯甲烷相似。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20×10-6。吸入高浓度的
2.二溴甲烷会引起头痛、眩晕、呕吐,并常引起视力障碍,严重时则引起运动失调、痉挛、神志昏迷;更严重时,因神经障碍而引起发狂,甚至昏睡而致死,解剖结果发现脑内出血。可经皮肤吸收而中毒。
3.急性中毒后应立即远离现场,对症治疗。操作时应戴好防护用具,车间要求通风良好,设备应密闭。参见(一)溴甲烷。
4.试剂的毒性比二氯甲烷强,但弱于二碘甲烷和大多数烷基溴试剂;可以穿透皮肤被人体吸收,因此使用时需穿戴好手套和实验服。
性质与稳定性
有机合成原料。可作溶剂、制冷剂、阻燃剂和抗爆剂组分;在医药上用作消毒剂和镇静剂;还用于农药腈菌唑和其他有机合成等。
合成方法
1.三溴甲烷法 先用三氧化二砷和液碱反应,配制亚砷酸钠液。将亚砷酸钠液加热至65℃,在搅拌下徐徐加入溴仿,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回流4h,使反应完全,将反应物倾入5~6倍水中,吸出油状物,进行分馏。再用水洗至中性,用氯化钙脱水、精馏,得产品。
贮存方法
用100mL玻璃瓶包装。参见(一)溴甲烷。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108 mg/kg;大鼠吸入LC50:40 gm/m3/2H; 小鼠皮下注射LD50:3738 mg/kg;
兔子口经LD50:1 mg/kg;兔子Administration onto the skin LD50:>4 mg/kg;兔子直肠LDLo:5 mg/kg;
致突变:沙门氏菌基因突变的微生物测试系统:100 ng/plate;沙门氏菌基因突变的微生物测试系统:10 ug/plate;
仓鼠肺细胞遗传学分析试验系统:1 umol/L;
长期接触可引起肝、肾损害。吸入引起头痛、眩晕、呕吐、视力障碍,举止失调、痉挛。甚至出现昏睡致死。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9.04
2、 摩尔体积(m3/mol):74.7
3、 等张比容(90.2K):163.8
4、 表面张力(dyne/cm):23.1
5、 极化率(10-24cm3):7.55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8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6、 重原子数量:3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2.8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664 6.1/PG 3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24 S61
危险标识:R20 R52/53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