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液体,具有香味。
沸点(oC,101.3kPa):56.9
熔点(oC):-98.1
相对密度(g/mL,20/20oC):0.928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2.55
折射率(n20oC):1.3593
黏度(mPa·s,20oC):0.385
闪点(oC,闭口):-10
闪点(oC,开杯):-15
蒸发热(KJ/mol,56.3oC):30.43
生成热(KJ/mol):414.91
燃烧热(KJ/mol):1596.01
比热容(KJ/(kg·K),18~42oC,定压):2.10
临界温度(oC):233.7
临界压力(MPa):4.75
沸点上升常数:2.061
电导率(S/m,20oC):3.4×10-6
热导率(W/(m·K),12oC):0.17104
爆炸下限(%,V/V):4.1
爆炸上限(%,V/V):13.9
体膨胀系数(K-1,20oC):0.00139
蒸气压(kPa,20oC):22.64
溶解性:能与水、醇、醚、烃类等混溶。
相对密度(20℃,4℃):0.9342
相对密度(25℃,4℃):0.9473
常温折射率(n25):1.3598
临界密度(g·cm-3):0.325
临界体积(cm3·mol-1):228
临界压缩因子:0.257
偏心因子:0.325
Lennard-Jones参数(A):10.86
Lennard-Jones参数(K):173.3
溶度参数(J·cm-3)0.5:19.435
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6.440×109
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42.540
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1592.0
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445.8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40.8
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1625.9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411.9
气相标准熵(J·mol-1·K-1) :324.38
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325.4
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86.03
作用与用途
1、易挥发、易燃烧、易水解。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低毒。干燥时对金属无腐蚀性,但不宜用铜制容器,因乙酸甲酯容易水解,产生的游离乙酸对铜有腐蚀性。对回收或久贮的乙酸甲酯,使用前应检查其酸度。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化学性质:乙酸甲酯容易水解,在常温下与水长时间接触也会水解生成乙酸而呈酸性。高温加热时分解成乙醛和甲醛,进一步可分解为甲烷、一氧化碳和氢。卤素,特别是碘对分解有促进作用。在镍存在下,将乙酸甲酯进行加热时,150℃以下不发生分解,超过150℃分解成甲烷、一氧化碳和水。用铜、银、钼等金属或其氧化物作催化剂与空气一同加热时,分解成甲醛与乙酸。
乙酸甲酯经紫外线照射分解成甲醇、丙酮、联乙酰、乙烷、甲烷、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在光作用下与氯反应,生成氯代乙酸甲酯。在甲醇钠存在下,乙酸甲酯于57~80℃自行缩合,生成乙酰乙酸甲酯。
乙酸甲酯能与某些盐类,如三氟化硼、三氯化铝、三氯化铁、氯化镍等形成复合物,与氯化钙也能形成结晶性的复合物,故氯化钙不宜用作乙酸甲酯的干燥剂。
3.醋酸甲酯对眼睛和上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在高浓度下有麻醉性。大鼠经口LD502900mg/kg。工作场所的最高容许浓度为610mg/m3。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操作人员应备佩面具、手套、防护服等必要装具。
4.是纤维素酯、纤维素醚、尿素树脂、蜜胺树脂、乙烯基树脂、酚醛树脂等的优良溶剂,但不能溶解虫胶和香豆酮树脂。乙酸甲酯能溶解氯化铜、碘化镉、氯化汞、氯化铁和氯化钴等,但不能溶解氯化钾、氯化钠和硫酸钠等。常温下在水中溶解24%;水在乙酸甲酯中溶解8%。
性质与稳定性
1.硝基纤维素和醋酸纤维素的快干性溶剂,用于油漆涂料。
2.用于人造革及香料的制造以及用作油脂的萃取剂。还是制造染料和药物的原料。
3.用作溶剂。用于制造喷漆、人造革、合成香料等。
4.用作香料,也是硝酸纤维素和醋酸纤维素的快干性溶剂、油脂的萃取剂等。
合成方法
1.醋酸与甲醇以硫酸为催化剂直接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醋酸甲酯粗制品,再用氯化钙脱水,碳酸钠中和,分馏得成品。
贮存方法
1.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曝晒。
2.铁桶包装或瓶装。贮存应注意防火,防止日光直射。按“易燃危险品规定”贮运。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5450mg/kg;兔经口3700mg/kg。
2、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接触本品蒸气可引起眼灼痛、流泪、进行性呼吸困难、头痛、头晕、心悸、忧郁、中枢神经抑制。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100mg/m3。
3、乙酸甲酯属低毒类。有轻度的麻醉性,人接触后刺激眼、鼻、咽喉的黏膜,产生流泪、咳嗽、胸闷、头昏、头晕等症状,其中特别对眼的刺激强烈。严重中毒时发生呼吸困难,心悸,中枢神经抑制。动物吸入乙酸甲酯的毒性试验,浓度为65mg/m3,猫接触2~3小时致死;浓度为32g/m3,小鼠接触6小时麻醉致死。但乙酸甲酯在一般使用条件下基本无毒害。由于遇水易水解,生成的甲醇毒性大,因此,应在阴凉处密封贮存,避免与空气接触。着火时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粉末灭火剂灭火。嗅觉阈浓度0.63mg/m3。TJ 36-79规定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00mg/m3。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7.72
2、 摩尔体积(m3/mol):81.5
3、 等张比容(90.2K):176.2
4、 表面张力(dyne/cm):21.8
5、 极化率(10-24cm3):7.02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2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6、 重原子数量:5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40.2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231 3/PG 2]
危险品标志: 易燃刺激
安全标识:S16 S26 S29 S33
危险标识:R11 R36 R66 R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