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无味低冻状粉末
溶解性: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最适pH为2,当pH升至6以上时,此酶即发生不可逆的变性。
凡是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条件都能引起此酶变性
贮存方法
2-8°C密闭、阴凉干燥处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性质与稳定性
用作医药中间体
合成方法
1.尿素还原法将溶有尿素的苛性钾溶液送人反应器中,于80℃缓慢加入溴素进行反应,至Ph值为6--7时反应完全。将反应液加入贮槽用活性炭脱色,待溶液澄明后再过滤、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即得溴化钾成品。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将碳酸钾或氢氧化钾溶于水,在50~60℃时加入尿素,溶解后慢慢通入溴,生成溴化钾。或者利用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再与碳酸钾反应,制得溴化钾。
3.用高纯度的单酸钾配制成水溶液,加入由溴化钾水溶液制备的纯溴,反应时令溴稍过量,加热使溴的颜色消失,再滴加少量溴,如果溴不再褪色说明反应进行完全。遂煮沸除去过量的溴,继续浓缩至液面有结晶膜形成,停止加热,冷却后即有溴化钾结晶析出。用纯水重结晶,离心脱水,真空干燥,保存于有溴化钙的干燥器中。或用高纯度碳酸钾与氢溴酸反应,也可制得溴化钾,最后在氢气流中熔融溴化钾可得到完全的无水物。
4.氢氧化钾与溴反应,以尿素还原生成溴酸盐,再经过滤、蒸发、结晶而制得。
5.以工业溴化钾为原料,根据原料中SO42-离子含量和 Ca2+ 离子的含量,在其水溶液中,加入适量氢化钡和草酸钾,搅拌使之溶解混合均,( 使硫酸钡、草酸钙沉淀析出) ,加入氢氧化钾 ( 其用量取决于原料中Fe3+离子含量)至溶液呈中性;通入硫化氢气体 ( 稍过量) ,使重金属以硫化物形式完全析出。加热,使过量的硫化氢逸出,加双氧水氧化,之后,测定溶液中SO42- 离子的含量,若超标,则再加入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钾,直至合格。过滤,加热蒸发滤液至有结晶出现,冷却结晶,离心甩干,干燥,即得试剂溴化钾。
毒理学数据
吸入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1.23
2、 摩尔体积(m3/mol):122.9
3、 等张比容(90.2K):264.4
4、 表面张力(dyne/cm):21.4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12.38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3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7、 重原子数量:10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99.9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