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苯酚气味,与光或空气接触颜色变深。
沸点(oC,101.3kPa):203
熔点(oC):8~10
相对密度(g/mL,25/4oC):1.034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3.72
折射率(n20oC):1.5406
黏度(mPa·s,20oC):16.9
闪点(oC,闭口):86
燃点(oC):558.9
蒸发热(KJ/kg,b.p.):438.27
熔化热(KJ/mol):9.37
燃烧热(KJ/mol):3706.4
比热容(KJ/(kg·K),0~20oC,定压):2.01
临界温度(oC):426
临界压力(MPa):4.36
电导率(S/m):1.397×10-8
爆炸下限(%,V/V):1.06
爆炸上限(%,V/V):1.35
蒸气压(kPa,60oC):0.24
溶解度(%,25oC,水):2.36
溶解性: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碱性溶液等混溶。
相对密度(25℃,4℃):1.029
常温折射率(n25):1.5384
偏心因子:0.449
溶度参数(J·cm-3)0.5:24.080
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8.180×1010
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65.030
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765.60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132.30
气相标准熵(J·mol-1·K-1) :365.15
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40.1
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124.68
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703.89
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194.01
液相标准熵(J·mol-1·K-1) :212.59
液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59.16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224.93
作用与用途
1.避免光照、空气。避免与强氧化剂、碱类接触。
2.有弱酸性,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钠盐,但不与碳酸钠作用。间甲酚钠盐与硫酸二甲酯一类的烷基化剂反应,生成酚醚。与醛类反应得到合成树脂。催化加氢生成甲基环己醇。在温和条件下,间甲酚即可进行硝化、卤化、烷基化和磺化反应。间甲酚容易氧化,与光和空气接触颜色即变深,生成醌类及其他复杂的化合物。
3.有腐蚀性。能引起灼伤。
4. 存在于烤烟烟叶、香料烟烟叶、主流烟气、侧流烟气中。
5. 能与蒸气一同挥发。
性质与稳定性
1.主要用作农药中间体,生产杀虫剂杀螟松、倍硫磷、速灭威、二氯苯醚菊酯,也是彩色胶片、树脂、增塑剂和香料的中间体。用作消毒剂、熏蒸剂和照象显影。
2.用作分析试剂,用于有机合成。
3.用作树脂、彩色胶片、香料等合成的中间体。纯间甲酚还可用作有机磷杀虫剂杀螟松、倍硫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速灭威以及拟除虫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的原料;医药工业用于制灭癣粉三溴甲酚;还用于其他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等。
合成方法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间甲酚的主要来源是从炼焦副产煤焦油和石油精炼碱渣中回收,但回收量很小,不能满足工业需要。以后发展了间甲酚的合成法,其工艺路线有两条:一是以甲苯为原料,经磺化碱熔合成;另一种是异丙基甲苯法,联产丙酮。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由美国引进这一技术,在北京燕山建立装置投产。这套装置除生产1.2万吨/年主产品间甲酚外,还联产0.99万吨丙酮。与其他方法相比,这套装置生产的产品质量高,产品比例可以自由调节。
贮存方法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
2.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3.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242mg/kg;兔经皮LD50:2050mg/kg
2、嗅觉阈浓度1.193mg/m3,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22mg/m3(美国)。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2.95
2、 摩尔体积(m3/mol):104.1
3、 等张比容(90.2K):259.9
4、 表面张力(dyne/cm):38.8
5、 介电常数:2.39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13.06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9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0.2
7、 重原子数量:8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70.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076 6.1/PG 2
危险品标志: 易燃有毒
安全标识: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34 R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