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提审。《元典章·刑部七·主妇受财纵妾犯奸》:“据 阿蔡 与 王季七 通姦,罪犯依例决八十七下,断令 阿蔡 归宗别嫁。所指与 朱大使 等有姦,与吏勾问,即係指姦其主母 阿余 ,拟决四十七下,准断讫。”《明史·刑法志二》:“祖制,京外五品以上官有犯奏闻,不得擅勾问。”
成语(Idiom):勾问(gōu wèn)
发音(Pronunciation):gōu wè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暗中调查、审问。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勾问是由动词“勾”和动词“问”组成的成语。勾指暗中调查、探听,问指询问、审问。勾问的含义是指暗中调查、审问,常用来形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秘密调查或审讯的过程。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勾问一词常用于描述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调查和审讯过程。也可以用于形容秘密调查、调查取证等情境。此外,勾问还可以用于比喻某人对某事进行深入调查或追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勾问的起源并无明确的故事或传说。该成语的形成可能是根据人们对犯罪调查和审问的常见方式和手段进行的概括和抽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 + 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警方对嫌疑人进行了勾问,最终揭开了案件的真相。
2. 他们通过勾问目击者,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事故的细节。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勾”和“问”两个字分别与调查和询问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警方在调查案件时,通过秘密的方式进行暗中调查和询问,从而掌握更多的信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与调查、审问相关的成语,如“探问”、“盘问”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和理解相关概念。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勾问了小明为什么作业没做完。
2. 初中生:警察勾问了嫌疑人,希望能找到证据。
3. 高中生:历史老师勾问学生们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的理解。
4. 大学生:研究生勾问了许多专家,以获得更多的研究数据。